刷酸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煥膚,通過酸的腐蝕性,來溶解腐蝕表皮,加上一些脂溶性的酸(比如水楊酸、乳糖酸、杏仁酸),有疏通毛孔,溶解油脂的效果。因此,刷酸對于祛痘,有一定的效果。但酸是一把雙刃劍,用得好幾乎就是肌膚全方位的提升,用得不好也可能換來長達幾個月的爛臉修復期。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用酸,正確的選擇酸類的產品,且要結合肌膚的耐受力,根據產品添加酸的濃度和酸的類型,正確且科學的選用酸類產品。
1、關于濃度方面
容易踩坑的點是酸類產品的溫和度并不完全與添加濃度掛鉤,與pH值也有一定關系,有些酸類產品中會加入堿劑來中和酸的刺激性,所以有的產品濃度很高,但上臉卻顯示無刺激。
有些產品酸的百分比看似平平無奇,卻遠超肌膚所能接受的程度。
關于這一點,國家已經出臺對于酸類產品的相關監管制度,明確對于濃度上限和pH值都卡在一個普適性較高的標準。
2、關于酸的類型與作用
水楊酸:控油祛痘的一把好手,沒有光敏性!
水楊酸由于具備改善痤瘡所需要的大部分功效,所以對于痘肌來說是主流選擇。
一方面,水楊酸是小分子的脂溶性酸,能夠直接透過皮膚屏障在更深層面起效;另一方面,水楊酸的抗炎效果很強,即便在抗炎藥物中來對比也是名列前茅的成分。
為了避免其刺激性,目前已有足夠成熟的技術來避免水楊酸過度向下滲透,譬如超分子水楊酸(水溶性、低pH值緩釋、無需溶劑)、或包裹型水楊酸(緩釋、牽扯在角質層起效)。
乳糖酸:第三代果酸、溫和保濕 甚至有修復屬性!
乳糖酸作為更高級的第三代果酸,酸的好處它都帶點,同時又很溫和,擺脫了第一代果酸的強刺激性,又升級了第二代果酸對毛孔的清潔力,不管在收毛孔功效,還是溫和度上,乳糖酸的表現力都是最好的。
乳糖酸由于結構方面親水基團更多,分子量比一代果酸大很多,其實保濕性遠大于剝脫性,剝脫角質的速度緩慢而平和,并且極低濃度下就具有與VC持平的抗氧化能力,同時也是金屬蛋白酶MMP抑制劑的一種,對于皮膚老化亦有改善作用,是脆弱膚質和干皮們為數不多可選的、有修復能力的酸類成分。
所以,以成分命名的乳糖酸細致毛孔次拋精華液,在瑞士實驗室科研團隊的成分專研下,就把乳糖酸這一成分駕馭得很成功,“性格順從”的溫和屬性,讓它也適用于干敏皮、屏障受損期快速修復肌膚人群。一邊做保濕修護,一邊促進死皮更快脫落,達到收縮毛孔、平滑細膩的功效。
多種酸類對于皮膚確實有重要的調控和護理作用,因此,也逐漸形成了俗稱的“刷酸”護膚。
從原理上來講,皮膚的常規代謝周期一般為28天,但由于皮膚老化、環境影響等原因,皮膚代謝周期紊亂可能隨時出現,而一次“刷酸”,不僅可以加速表皮代謝、促進角質剝脫,還可以疏通毛孔,帶走沉積的黑色素,減少痘痘產生。